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網站功能選單

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

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

劉歆

劉歆,字子駿,西漢後期重要儒者、文獻學家,又因與王莽過從甚密,導致後世褒貶不一。因為從小聰穎且通《詩經》《尚書》,可以作文,因此受到成帝召見,得任黃門郎,並在此時與王莽結識。至河平年間,便與父親劉向共同於皇家圖書館校書。並在劉向過世後繼續承接父親尚未完成的任務,並在哀帝時期完成校書大任,並在父親之前的努力上,正式完成《七略》。
      劉歆在學術史上的重要性,在於他力倡將古文經也一併納入官學博士體系裡。這件事最主要起因於劉歆在中秘(約略相當於國家圖書館)校書時,發現了《左氏春秋》、《毛詩》、《逸禮》與古文《尚書》,因此在哀帝時建請讓這些經書得以列於學官,進行正式的傳授。哀帝令劉歆與當時的經學博士進行討論,但卻遲遲無法達成共識,因此劉歆便撰寫著名的〈移讓太常博士書〉。文中指責當今博士的心態是「抱殘守缺,挾恐見破之私意,而無從善服義之公心,或懷妬嫉,不考情實,雷同相從,隨聲是非,抑此三學,以《尚書》為備,謂左氏不傳《春秋》」,由於陳辭過於激烈,引發大司空師丹等人的不滿,因此上書彈奏劉歆,劉歆遂被貶為河內太守。後隨著王莽逐漸得勢,劉歆重新獲得重用,而這批當時在中秘發現的經書也有了正式立於學官的機會。不過後人往往將劉歆倡議設立古文經學博士的舉動,與王莽篡漢的政治行為進行連結,認為劉歆立古文經的動機與王莽篡漢暗合,甚至推測這批所謂從中秘見得的古文經書,根本就是劉歆偽作而來。也因此,劉歆在傳統學術史上的地位,也一直充滿爭議。
      然而撇除這些紛爭,平心靜氣地閱讀〈移讓太常博士書〉,可以發現這篇文章實際上探觸到「古文經」的內涵與性質。首先,本文提及古文經書的來歷,是魯恭王在興築宮室時,在孔家舊宅牆壁當中發現《逸禮》與《尚書》,而後孔安國進獻朝廷;而《左氏春秋》則是「藏於秘府,伏而未發」。這可視為古文經書的發現過程。另外,劉歆也提到了古文經書與目前已立學官的今文經書之間的差別,在於「經或脫簡,傳或間編」,因此在經文與傳說上都有段落字句遺漏錯序的不同。另外,劉歆也提到了這些古文經書雖然未見於朝廷,但「傳問民間,則有魯國桓公、趙國貫公、膠東庸生之遺學與此同」,也就是說古文經書實際上在民間仍有人在進行傳授。有了這些線索,將更有助於我們理解漢代學術界爭執不下的今古文之爭,兩造之間內涵上的差異。

撰稿人:劉柏宏
網站滿意度調整